石油天然气煤炭期货受到石油出国组织(欧佩克)和非欧佩克成员国等非欧佩克成员国增产影响,一直在近期成为期货市场上重要的风险定价品种。
2月8日,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大商所获悉,目前国内能源期权市场正积极准备原油期权上市。
其中,大商所与中能源(上海)有限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,目前主要是基于对影响以及市场风险预期的考量,积极准备了原油期权上市。
上述负责人表示,对于商品期权的研发及运行,将继续研究上市初期的思路,做好相应准备。大商所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商品期权的上市。据了解,大商所目前已有多个商品期权品种成功上市。
在石油期权的上市初期,上期能源的风险工具主要包括了两种,一是国内商品期权;二是期货期权。原油期权上市以来,上期能源持续加码研究国内能源市场,进一步推进原油期权的研发,期权的上市有助于丰富国内能源期货市场的定价工具,有利于进一步对石油风险进行,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、资源结构优化以及链的稳定提供更多可能性。
通过在原油期货上市初期,上海原油期货市场的风险工具则不断丰富。上期能源将继续积极做好原油期货的研发,希望不断丰富原油期货的定价模型,为能源风险提供更多的手段和工具,进一步促进能源的金融创新。
作为期权品种之一,上期能源有着上市之初就以煤、天然气为试点的经验。在过去,大商所的动力煤期权上市初期交易规模为4500吨/日,活跃合约为每日20手,一个主力合约成交量为12吨,交易量非常可观。期权上市初期,动力煤期权上市首日运行平稳,成交区间在420元/吨至400元/吨之间。
此次商品期权的上市,是国内商品期权市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,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期权工具,更好地满足了实体企业精细化风险需求,为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遇。动力煤期权上市以来,成交量和持仓量稳步上升,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,期权策略日趋丰富,投资者结构的调整更为稳健,对市场功能的发挥更有信心。
大连商品交易所总席志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为进一步优化期权市场运行机制,服务实体经济,大商所持续加大对期权市场的研究支持力度。一是完善期权品种,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策略选择。自2017年以来,大商所先后推出5个期权品种,包括豆粕、玉米、铁矿石、黄大豆1号、黄大豆2号、豆油、棕榈油、焦炭、焦煤、铁矿石、鸡蛋、胶合板、纤维板、胶合板、鸡蛋等8个期权。
二是优化做市商制度,增强流动性,交易更加活跃。自2017年1月1日起,大商所将期权做市商划分为:豆粕期权做市商、个股期权做市商、商品期权做市商、特定品种做市商。另外,考虑到引入做市商,为期权做市商提供更多的选择,做市商也将更加多元化。据了解,个股期权做市商的做市商有50家,做市商队伍由50家增至100家,新开户做市商数量由50家增至100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