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123结构,也称为ABC修正结构,是一种基于波浪理论的交易策略,用于识别市场中的回调和反转信号。它指的是价格在一段上涨或下跌趋势后,形成三个连续的波段:第一波(1)是趋势方向的延续,第二波(2)是回调波,第三波(3)是突破第二波回调低点(或高点)并延续趋势方向的波段。 123结构的入场点通常在第三波(3)的开始或其初期,目标价位则根据波浪理论的比例关系和技术指标来确定。 成功的运用123结构需要对波浪的识别、回调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以及风险管理有深入的理解。 盲目跟风或对结构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交易亏损,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风险控制策略来辅助判断至关重要。
准确识别123结构是成功交易的关键。第一波(1)通常是清晰的趋势方向,其长度和持续时间相对明确。第二波(2)是回调波,其回调幅度通常在第一波(1)的38.2%到61.8%之间(斐波那契回调水平),但有时也可能更深或更浅。 关键在于第二波(2)的低点(或高点)必须高于(或低于)前一波的低点(或高点),形成一个明显的低点(或高点)。第三波(3)是突破第二波回调低点(或高点)并延续趋势方向的波段,其长度通常大于第一波(1),有时甚至会达到第一波(1)长度的1.618倍(斐波那契扩展水平)。 需要注意的是,123结构并非总是完美对称,实际市场中经常出现一些细微的偏差,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确认。
123结构的入场点并非单一确定,而是存在多种策略。保守的交易者倾向于在第三波(3)突破第二波回调低点(或高点)后,等待价格出现一定的确认后再进场,例如等待出现新的更高高点(或更低低点)或者等待一些技术指标发出买入(或卖出)信号。 激进的交易者则可能在第三波(3)刚开始突破第二波回调低点(或高点)时就进场,但这种策略风险相对较高,需要更严格的止损设置。 一些交易者还会结合支撑位和阻力位来确定入场点,例如在第三波(3)突破关键支撑位或阻力位后进场。 选择何种入场点策略取决于交易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风格。
斐波那契数列在技术分析中被广泛应用,在123结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第二波(2)的回调幅度通常与斐波那契回调水平(38.2%、50%、61.8%)相对应,可以通过测量第一波(1)的长度来预测第二波(2)的回调目标。 而第三波(3)的长度则可能与斐波那契扩展水平(1.618倍、2.618倍)相关,可以用来预测第三波(3)的潜在目标价位。 需要注意的是,斐波那契水平并非绝对的预测工具,只是提供了一种概率性的参考,实际市场中可能存在偏差。
仅仅依靠123结构来进行交易风险较高,建议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辅助判断,例如:MACD、RSI、KDJ等。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确认趋势方向、判断超买超卖情况以及确认入场点和出场点。 例如,当123结构形成的同时,MACD出现金叉,RSI从低位向上突破,则可以增强交易信号的可靠性。 反之,如果技术指标发出相反的信号,则需要谨慎考虑是否入场或及时止损。
任何交易策略都存在风险,123结构也不例外。 严格的风险管理是成功交易的关键。 在使用123结构进行交易时,必须设置止损点,以控制潜在的亏损。 止损点可以设置在第二波(2)的低点(或高点)附近,或者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设置在更保守的位置。 还需要控制仓位,避免过度集中风险。 合理的仓位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单笔交易的风险,提高整体收益。
期货123结构是一种有效的交易策略,但并非万能的。 成功运用123结构需要对波浪理论有深入的理解,能够准确识别结构形态,合理选择入场点,并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辅助判断。 盲目跟风或对结构判断失误都可能导致交易亏损,谨慎操作,严格控制风险,才能在期货市场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。 记住,任何交易策略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,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。